11月2日,《郵警情——防金融電信詐騙課程》項目跟隨中國好公益平臺走進西安進行路演。“郵警情”項目組與陜西省8家社會組織、社區(qū)及孵化基地簽訂了意向合作書,這是“郵警情”項目繼9月20日參加第六屆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后的又一次亮相。
從2015年成立至今,內蒙古自治區(qū)鄂爾多斯市郵政分公司“郵警情”項目開展宣講活動127場、發(fā)放宣傳資料7萬份、受眾8萬余人、幫助受害人28人,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挽回經濟損失128.84萬元,筑起了一堵金融詐騙的“防火墻”。
解除百姓后顧之憂
“在發(fā)展好郵政業(yè)務的同時,主動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,充分發(fā)揮國家隊的作用,讓服務的觸角延伸到公益領域,讓‘人民郵政為人民’的服務宗旨得到更好體現?!闭劶鞍l(fā)起“郵警情”項目的初衷,鄂爾多斯市分公司總經理王同如是說。
近年來,通過電話、短信、互聯網進行的金融詐騙犯罪日益增多且手段多變,騙局逼真,越來越多的百姓落入陷阱,財產安全受到威脅。
2015年9月,鄂爾多斯市分公司啟動了“郵警情”項目,旨在為17~70歲的客戶提供服務,讓百姓了解以傳銷為手段的7大類60余種電信詐騙的相關知識。
前期,“郵警情”項目組進行了市場摸底調查,針對被騙群體、不相信自己會被騙的群體、被騙了還不知道的群體和沒有金融意識的群體分析和歸類,請心理專家分析后,將容易上當受騙的群體總結為3大特性:第一是恐懼害怕,第二是驚喜圖利,第三是好奇心過重。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和差異化的受騙心理,項目組有的放矢,收集整理出1000多個電信詐騙案例,經過反復篩選,再提煉、總結、修改完善,開發(fā)出分別針對老年、中年、青年客戶的3套防范電信詐騙知識課件,在鄂爾多斯市政府、市文明辦和市公安局的指導下,組建鄂爾多斯郵政公益講師團,在鄂爾多斯市7旗2區(qū)巡回宣講。隨后,內蒙古區(qū)分公司以該項目為藍本,動員12個盟(市)分公司進行復制推廣。
擦亮郵政公益品牌
“您好,我來自河南省鄭州市馨家苑社區(qū)中心,看到你們利用撲克牌介紹‘郵警情’項目,這樣的方式真新穎。”在9月20日舉辦的第六屆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現場,聽完“郵警情”項目負責人呂美蓮介紹的“郵警情”項目背景、規(guī)模和成果后,李先生拿著撲克牌激動地說。
“做好項目的宣傳和展示意義深遠,我們主要采用‘展示交流+研討分析+資源共享’的方式,縱深推廣和延伸項目內涵,實現品牌鑄造和項目可行性的雙提升?!眳蚊郎徬M芡ㄟ^全方位的宣傳,打響郵政在公益領域的知名度。
“郵警情”項目開展以來,鄂爾多斯市分公司一直不遺余力地做文章。一方面,開展進機關、進企業(yè)、進社區(qū)、進村鎮(zhèn)、進校園等活動,實現工人、村民、學生等重點群體全覆蓋,通過開展針對性強的防范金融電信詐騙知識教育活動,揭露金融電信詐騙的犯罪手法、犯罪特點,并為想開展反電信詐騙、反傳銷的個人和社會團體提供培訓;另一方面,通過新媒體平臺發(fā)送題庫,并開展抽獎、贈送流量等活動以吸引客戶關注,同時,在包括電視臺在內的各大媒體進行宣傳報道。結合授課經驗和客戶的共性、個性問題,項目組配套制定了《郵警情——防金融電信詐騙課程》,并開發(fā)了線上答題軟件和娛樂測試軟件,寓教于樂,努力提升防范宣傳的傳播力、吸引力和影響力,使防范金融電信詐騙宣傳活動傳播到每一個人。
打造綠色金融環(huán)境
“要讓更多的人認同和了解‘郵警情’項目,就需要借力,向覆蓋地域廣、影響人數多的方向發(fā)展,需要在更大的平臺上和不同的公益項目交流互動。”內蒙古區(qū)分公司工會調研員王志剛有感而發(fā)。
在項目開展過程中,鄂爾多斯市分公司和鄂爾多斯市公安局一直緊密合作,將公安部門發(fā)現的新型案例及時輸入到“郵警情”項目中,鄂爾多斯市公安局反詐騙中心的專家、成員和“郵警情”項目成員一起研發(fā),討論最好的預防詐騙措施,項目的科學性、專業(yè)性和權威性實現了質的提升。
2017年8月,“郵警情”項目組又將“綠色金融——我們在行動”項目融合到“郵警情”項目中。在常態(tài)化的防范電信詐騙課程中加入綠色金融內容,鼓勵客戶使用ATM、網上銀行、手機銀行,同時提倡建立良好的銀行信用體系,推廣風險防控和合規(guī)管理,在金融經營活動中注重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保護以及環(huán)境污染的治理。
談到今后的“郵警情”項目發(fā)展,呂美蓮充滿信心:“我們會繼續(xù)豐富‘郵警情’項目的內容,與當前的精準扶貧工作對接,向更廣的公益領域拓展。”